本榜單針對人均消費低于380港元的自助餐廳,它們在風味、食材品質、環(huán)境、服務等環(huán)節(jié)都無法與《精品自助餐廳推薦榜》中的入選者相媲美。但其中也有佼佼者適于日常消費,日料放題店尤為明顯。
放題一詞源自日語,含義為“任意的”,在香港餐飲業(yè),放題特指“任飲任食”,等同于自助。2005年后,香港自尖沙咀漆南道刮起日料放題旋風,“大字頭”餐廳逐漸占領半壁江山,這些餐廳其實最初是由5人團隊共同創(chuàng)立。大喜屋在品類、環(huán)境方面更有優(yōu)勢,市場也對店鋪頗為認可,使得大喜屋被ABA(亞洲品牌協會)評選為香港最受歡迎餐飲品牌。
放題雖為自助,但食材并非全部自取。日料品類需寫單點餐,具體步驟非常簡便,只消撕下菜單勾畫所需分量即可,不限量、不限次。菜單共有12張,是按食材類別、制法區(qū)別而分,具體菜式為76種,包羅刺身、壽司、卷物、天婦羅、燒物、面鍋等常見日式餐品。
乍看之下,店鋪日料種類少或于內地優(yōu)質放題店,但大喜屋出品更為精湛。海鮮品類放棄了渤海水產,多采用國外進口。其具體品類為拖羅、三文魚、油甘魚、池魚王、北海道鮮帶子、北極貝、赤貝、希露魚、甜蝦、赤海蝦。
三文魚在內地也是熱門美食,但某些店鋪使用虹鱒仿冒,在大喜屋則全然無此風險。魚片厚切,脂肪紋路飽滿,它肥嫩的口感令人滿足。大喜屋三文魚全部來自挪威,但與其它店鋪相比,這并不構成優(yōu)勢,即使在暗淡時段,挪威在香港三文魚市場占有率也超過80%,而2015年3月后,內地同一數據則逐漸低于10%。人工養(yǎng)殖的三文魚寄生蟲感染率低,挪威三文魚養(yǎng)殖歷史長達半個多世紀,經驗比智利企業(yè)更豐富,在香港飽餐三文魚,其實很值得列入旅游日程。
拖羅是Toro音譯,指藍鰭金槍魚腹。大喜屋的拖羅通常纖維細膩,顏色淡粉,但無降霜狀脂肪紋路,從風味、口感判斷應屬中腹肉品。這并非金槍魚最昂貴的部位,但藍鰭金槍已經稀少,足見店家誠意十足,入店也不妨品嘗。池魚王進口自日本,絕非便宜貨色,在內地并不常見,而“王”字則指代脂肪含量高,初嘗口感爽脆,細品方能覺察魚脂之美,余韻回甘。
由于客流巨大,大喜屋得以大量進購鮮肉。凍海鮮品類反倒不多,只有青口、蝦、海螺、松牒蟹四種。松葉蟹以肉質甜美、口感細膩著稱,在內地罕見。不過店家提供帶殼蟹足,每支截為4cm左右,直徑也不大,并不過癮,而海螺個頭也不算太大,整體來看凍品水平不算出眾。
鵝肝、海膽并未獨現,若想品嘗則可翻看壽司菜單,鵝肝與帶子聯袂,海膽搭配赤蝦。在內地廣受熱捧的三文魚腩出現于火炙壽司頁面,高溫融化魚脂,口味香滑飽滿,不容錯過。
牛肉也是日式餐飲的重要元素,與內地相比,香港在食材方面占壓倒性優(yōu)勢。“牛類菜式”中的王者當屬鐵板頁面的和牛薄燒,廚師水平精湛,傳菜員也總能在第一時間呈餐,水準極其穩(wěn)定,不少顧客對此反復下單,單為薄燒而登臨大喜屋亦可理解。此外,香蔥燒牛肉火炙壽司、黑椒蜜汁一口牛、烤牛舌也值得品嘗;而雪花牛肉鍋雖然精湛,但分量偏大,最好謹慎選擇。
燒香草羊鞍不可多得,尤其推薦游客品嘗,這也是店內成本較高的菜品之一。北海道燒帆立貝與羊鞍同處燒物頁面,芝士帶來很大加分,貝肉腥氣得到掩蓋,唯剩海味清香。
天婦羅出鍋即食才能彰顯美味,但飽腹感有些強,在放題店中顯得尷尬。謹慎卻又饞口的食客不妨考慮蝦和榴蓮炸彈,前者外焦里韌,后者風味絕對值得嘗試。
大喜屋“殿堂推介”只有4道菜式,其中鯨龍薄切伴海葡萄較為罕見,不妨嘗試,這不會占用多少胃部空間。咸牛肉芝士玉子、明太子香蔥玉子、果菜拌意大利黑醋雖然味美,但飽腹感較強,最好留在用餐末尾階段。
所有菜式幾乎無雷區(qū),但依照內地飲食偏好來看,最好不要選擇殿之霸王蟹,菜品為香辣風味,并且分量不小。在處理“重口味”菜式時,港人似乎不那么得心應手,品質也不太穩(wěn)定。
店內也有自取區(qū)域,點心、熟食、沙拉等一應俱全,也有毛豆等小食供應,全部菜式共有30余種,此非主角,不做贅述。飲料、冰激凌也是店鋪亮點,品類優(yōu)于其它香港店鋪。較為罕見的是,大喜屋提供豐富酒水,有自調雞尾酒,也有熱清酒等。
香港日料放題餐廳非常豐富,各店自有特色。大喜屋數年前也曾做出博眼舉動。店員在展示罕見食材時用小型蠟燭“煙火”烘托氣氛,被警方臥底發(fā)現,導致經理被拘留。此后餐廳務實許多,轉為注重客戶反饋,刺身成為主力。顯然食材新鮮程度尤為重要,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署亦起監(jiān)督作用,生食不會過夜,再好的食材在零點后也只能成為廢料。因此晚間9:00后常有折扣優(yōu)惠,工作日成人價可能低至320港幣。
餐廳分店很多,殿大喜屋是旗艦店,品質更勝一籌,與之同屬尖沙咀的極尚大喜屋費用水平低,反而人氣更旺。用餐時限為2小時。點菜時需注意,菜單中的量詞“件”是指“個”或“片”,下單時不妨豪爽一些。